“温柔枪手”“金牌客服”……嘉定这对“好哥俩”“身兼数职一心战“疫”
2020-03-11 12:01:07   

东方网记者王佳燕、通讯员周燕红3月10日报道:疫情当前,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光远和王利杰,始终冲锋在前,坚守防控一线,或在寒风凛冽的道口为入沪人员充当“温柔枪手”,或走街串巷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送上“消毒礼包”,或入驻集中医学观察点为特殊客人扮演“金牌客服”……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的初心和使命,被称为战“疫”线上最帅的“好哥俩”。

“道口防控,我们年轻,先上!”

1月23日,小年夜。根据区卫建委统一部署,中心要在辖区四个陆上道口安排医务人员进行道口检疫,需要各科组紧急抽调人手。“道口风大、湿冷,我们年轻,先上!”87年的陈光远是一名公卫医师,83年的王利杰是一名卫生监督助理员。虽然彼此岗位不同、工作范畴有别,但却因为相同的信念和目标,他们在第一时间报了名,连说出来的话也几乎一模一样。

第二天一早,他们分别赶到了普惠路和朱桥道口,一个南、一个北,在风雨里一站就是8个小时。由于道口地处风口,无遮无挡,当天又是细雨蒙蒙,“没事,冷么跺跺脚,我们年轻扛得住。”期间,领导同事几次提出换换都拒绝了,他们这一扛就扛了10多天。

从道口测量体温、与志愿者合作坚守,到引导重点地区人员分流、指导他们手机填报健康信息,再到每天汇总上报道口重点地区来沪人员信息等等,他们就像“打怪兽”的超级英雄,见招拆招、默默闯关,直到检测流程优化精简医务人员,才从道口撤了下来。

“社区追踪,我们腿长,能跑!”

听到社区追踪组需要人手,刚刚从一线撤下的兄弟俩又默默加入了战斗,“下乡我熟,我来带路。”“跑腿需要体力,我去!”连日来,他们和预防科的其他小伙伴们组成一支20余人的医学观察工作组,为居家观察者上门开展健康随访、指导个人防护和消毒隔离等服务,确保“应管尽管、不漏一人”,直至解除隔离。

居家隔离不隔爱,跟踪关怀不能少。为了及时掌握辖区居家隔离人员的健康状况,最大程度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他们的手机24小时开机,那怕再晚,也是“召之即来,来之即战!”,竭尽全力为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把好关、筑牢墙。

起早贪黑、披星戴月,这就是陈光远、王利杰整个春节假期的作息状态,也是许许多多和他们一样坚守在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表。

“爸爸在打怪兽,打跑了就回来给你讲故事!”因为好久没见到爸爸,四岁半的儿子缠着妈妈给陈光远打了个电话,还开了视频。“宝宝亲一个,早点睡啊!”隔着屏幕,陈光远给了儿子一个深深的吻,宠溺的眼神里更多的是愧疚。

“集中观察点,男同志,没负担!”

2月9日,中心接到紧急任务,需要在辖区内设立集中观察点,对来自湖北或途径湖北的重点地区来沪人员进行医学观察。“集中观察最少也要14天,我们是男同志,负担少,请派我们去!”进驻观察点的医务人员名单还未确定,“好哥俩”再次发出“请战”,并随身携带了换洗衣服,坚决的神情可见一斑。

观察点的工作一切从零开始,陈光远和王利杰分工明确,协助观察点负责人王益做好各项工作部署和各类紧急情况的应对、处置。自2月10日进驻隔离点至今,他们一个负责撰写每日工作日志、汇总上报疫情报表,一个做好“房客”信息登记、清点管理物资等等……期间,“好哥俩”还时不时地充当一下“临时客服”,或为高血压的老伯送上应急药物,或给浪漫的小情侣跑个腿转送情人节礼物,尽最大努力满足“房客”的合理需求,让他们在安心接受医学观察的同时感受到家的温暖。

“忙点、辛苦点无所谓,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大家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过日子!”朴素的语言、朴素的愿望,也说出了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的心声。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东营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