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春生(右四)看望黄友胜(右二)一家。
红网时刻株洲3月3日讯(通讯员 瞿怿珊) 2020年大年初一出版的《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25日02 版要闻)“新春走基层·晒晒我家年夜饭”《年夜饭 年味浓》报道:湖南株洲·易地搬迁的乡亲们——吃了这顿饭,就是一家人,讲述了湖南株洲市渌口区龙门镇花冲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内,村民黄友胜吃上了一顿特别的团圆饭!
镜头回到3年前,“市里来领导到我家认亲戚啦!”贫困户黄友胜说的是玩笑话,但也道出了事实。自2017年结对帮扶以来,株洲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春生始终视黄友胜一家为亲人,每月都上门走访,平常的联系更是常态化,倾情倾力帮扶,助“穷亲戚”彻底拔掉了“穷根”。
3年前,刘春生第一次走进黄友胜家中,房子是土坯房,漏风也漏雨,父亲病重,母亲精神失常,妻子肺癌待查,儿子从小患病,女儿年幼,自己也得了抑郁症还在治疗期,生活的担子,压得这个七尺男儿喘不过气,身心俱疲。刘春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从那天起,满脑都是想着如何帮助这位“亲戚”解决实际困难,尽快脱贫。
“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帮扶一定要扶志又扶智”“他家最需要的就是加大‘造血’能力”……刘春生这么想着,也是这么做的。几年来,根据黄友胜一家的实际情况,刘春生多次到他家详细讲解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扶贫政策,提高他们对政策的知晓率,同时,鼓励其摒除“等靠要”和“应得”思想,依托政策支持,提高自身发展能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争取早日脱贫。2017年底,黄友胜一家搬进了安置点的新房,通过技能培训,黄友胜走上了城里的工作岗位,妻子的病也得到了治疗。在一次的交谈中,黄友胜透露“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主要就是儿子的问题,17岁了,能进特殊学校培训一下就好。”考虑到其儿子的特殊情况,刘春生到相关特殊学校进行对接,2019年6月,其儿子黄佳竞终于人生第一次踏进了校门。同时,又考虑到他们二口子都在城里打工了,小女儿还在农村读书,便主动帮忙联系了市天元学校,就近入学,方便家人照顾。
今年春节前夕,刘春生对黄友胜一家依然牵挂于心,他再次来到黄友胜家,为其送上春节物资和慰问金,黄佳竞(黄友胜儿子)因与刘春生很熟悉了,欢快地搬椅子、倒茶,不时地发出嘿嘿笑声。“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现在房子大了,两口子打工收入再加上扶贫兜底保障、村里产业分红,一年有5万多元。女儿也上中学了,生活有了盼头。”黄友胜在一旁乐滋滋的向自己市里来的“亲戚”介绍着。看到黄友胜一家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刘春生感到很欣慰,并鼓励他们坚定生活信心,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刘春生常说,当选为人大代表,是群众对我的信任,为群众排忧解难,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人大代表应尽的义务。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让更多的困难群众感受到温暖,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