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春节期间快递员能不能放假
2020-01-12 16:56:22   

2020年关将至,又到了人们返乡团聚的日子。然而,每到此时,总有许多人仍旧坚持在岗位上,不能回家和亲人团聚,对于快递员来说,更是如此。

前不久,多家快递公司表示春节不放假,有人觉得可以放心购物了,也有人觉得,春节不放假,快递员的假日泡汤了,这是否不够人性化?春节是法定假期,每个人都依法享有休假的权利,但太多的行业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他们的法定假日又该怎么办?

●正方观点

应该放假 宜出台指导性政策

享受假日是所有劳动者的权利,不论哪个行业的劳动者,都享有休假的权利,尤其是法定假日,从理论来说,应该放假。

但实际上,所有人都明白,即便是法定假日,也不可能所有的服务者都放假,尤其是涉及公共利益的行业,比如警察、医疗、供水、供电等,假期可能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出了治安问题要不要解决?有人受伤生病,要不要治疗?水、电、暖的供应要不要继续?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再如交通,每年春运期间,也是交通服务人员最忙最累的时候,但如果他们也放假了,可能更多人都很难回家团聚了。

这些涉及公共利益的服务领域里,劳动者当然也有法定的休息权,但可以通过变通的方式,比如轮换休息、调整休息时间等方式,一方面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一方面也保证他们的休息权。

对于快递业而言,从市场需求量和企业经营实际看,有两个选择。一是适当通过价格上调,确保企业处于正常运维状态,保证节日服务效率和质量;二是按照正常企事业单位落实法定假日休息制度,保障绝大部分员工在此期间正常休假,实现与家人的团圆。

但是,作为快递企业,从行业使命和社会责任角度看,春节期间正是快递企业体现社会服务责任、塑造企业良好品牌的重要时期,需要快递企业各主要网点正常营业,大多数快递从业者还需坚守工作岗位,优质高效做好快递服务工作,甚至比平时要求更高。

从快递企业方面讲,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兼顾社会责任,做好必要服务运营,中小快递物流企业在此期间可安排员工正常休假,快递物流巨头企业应该灵活安排、妥善调节好员工的休假。从社会消费和政策约束方面看,应该允许快递企业员工春节期间必要休假,积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毕竟有数百万快递从业者背井离乡,长期高负荷劳作,平日也难得休假,为城市人群美好幸福生活付出了太多艰辛。春节应该让他们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在家的氛围中获得慰藉。

因为一个个快递从业者家庭的稳定和祥和,凝聚在一起,无疑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社会长足发展的“减压阀”和“稳定器”。

●反方

市场指挥 法律与人性不矛盾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每个劳动者都有休息权,这是不可剥夺的,不论是正常的周六日、还是其他的法定假日,所有劳动者都是一样的,并没有区别。但另外一方面,法律也同时规定,对那些法定假日不能休息、加班工作的劳动者,应该按照不同情况付给两倍、三倍的报酬。

既然所有劳动者都享有法定的休息权,为何还要规定节假日加班的报酬呢?这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干脆所有的劳动者都放假不好吗?

显然不行,这不仅是现实需求的问题,更是经济模式的问题。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统一制定劳动和休息的节奏,规定哪天放假,大家都放假,规定不放,就继续工作。但现在是市场经济,要按照市场的规则来办事,比如说当前的假日经济,一些旅游城市接待大量的游客,获得不菲的利润,但这就需要大量的服务者在法定假日继续工作、为游客提供服务,这是市场需求,全世界都是一样。很多人可能觉得欧美发达国家,一到假日,商店、饭馆之类全都关门了,但并不完全这样,确实有一部分服务者休息了,但还有一部分人在坚持工作。

我们也是如此,一些景区假日的门票、服务等价格,比平常要高,而且这也是得到当地政府认可的,同时也被游客所认可,旺季和淡季价格不一样,毫无疑问是普遍现象。

对于服务行业的企业而言,节假日恰恰是最忙、销售的佳节,消费者过节,它们不能打烊,放过赚钱的机会不是傻吗?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快递企业,因为快递企业属于服务行业。因此,快递企业亟需转变观念,理应放弃“过节休息”的老观念。

当然,快递企业要确保节日发货且保证时效,还需要改革用工制度与机制,建立健全稳定的快递员工队伍,这也重要的。为此,要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舍得投入,对员工节日期间干活,快递企业应按国家邮政部门的规定,加发加班薪水,等等。

会不会不公平?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或许有不公平性,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凭什么别人放假,自己却要加班。但从整体的职业选择上看,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每一个人对自身职业的选择,其实都是自由的。当一个人选择了服务业的时候,他完全可以预见到,节假日很可能要加班。那么,既然干这一行,就要遵循市场的需求。退一步说,如果他不愿意加班,可以不选择这个职业,或者选择了但又不喜欢,也可以再次选择。

法律与人性,有时候看似冲突,但健全的法律,应该是法律和人性完美的统一。市场有需求,也有人愿意提供服务,那么就可以达成较好的平衡,当然要有法律托底,要保障加班者的合法权益。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东营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