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在完成马自达3Axela昂克赛拉的换代国产之后,不少消费者发出了有一个惊叹。在经历过取消独立后悬架换上橡胶衬套的阵痛之后,有能力将福特福克斯、雷诺梅甘娜、大众高尔夫全部拉下马的马自达3两厢掀背车,最终从国产名单之中被取消。虽然长安马自达没有彻底给掀背车判死刑,但盛传的CX-30跨界SUV国产消息,以及2018年马自达3两厢与三厢版之间巨大的销售差距,让需要改善生存环境的长安马自达最终只能放弃热舱。
两厢版本取消国产的打击,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显然比迟迟不见踪影的创驰蓝天涡轮增压发动机、取消独立后悬架来得更加剧烈。
既然已经无缘两厢,我们在观赏新一代马自达3美规车的时候,也只好抛开性能谈设计了,在国内车迷无法感受到车辆的实际车型在功能反馈与动态驾驶能力的情况下,还是造型设计更加有说服力吧。
车头设计:两厢轿跑估计也就长这样
“ZoomZoom”理念无法掌握在手中,但从车头设计开始我们就能够感受得到。
它的盾形设计格栅是保留自旧款产品的,这也是其在细节外观中改造程度最小的,要说为什么其实很简单,一是因为这种家族格栅已经在消费市场中树立了极高的辨识度,二则是因为其在旧款车型的中期改款之中就已经在一种对手面前取得了充分的前卫展示,其领先优势之大,足以让马3在换代之中“固执己见”。
大灯组方面,炮筒状的大灯内腔得以保留,只不过新大灯现在的实际覆盖更为修长,尤其是在进气格栅包围装饰条从下方插入到大灯内部之后,这种视觉上的拉伸感最终转换为了整体改善优化。
保险杠部分,就算是看看已经发布了的高尔夫8,其在保险杠之中的导流处理也做得更加极限,独立气孔会有效提升车辆的车头稳定控制能力,但马自达却不是这样认为的。为了不损害车辆的视觉效果,也不在掀背市场中随波逐流,马自达最终让车体本身的层次线条折叠,取代了传统导流孔设计,它同样会让掀背车在车头稳定控制方面保持出众优势,并将“平民宝马”的头衔贯彻到底。
通常情况下,在车头造型的评价里夸赞引擎舱,都会集中于从A柱底端出发的隆起线条结构,但马自达3现在的引擎盖看上去似乎还有更特别之处?
不知道各位印象中,一些长引擎舱设计的轿跑车是怎样的?没错,马自达3就与许多轿跑车相同,其缩小了引擎盖的实际开口尺寸,这使得其在进气格栅顶端保留一部分车体面板,这会强化引擎盖线条带来的下滑倾斜效果,让其在运动质感上远远领先于高尔夫、福克斯这些对手。
车身线条:虚化腰线,马3掀背更彻底
比线条还会有多少人能比得过马自达呢?小申甚至认为,在个部分马自达是领先于包括BBA在内的众多豪华品牌的。
我们不去考虑车舱内部的空间,在新一代福克斯效仿马自达提供分段式锋利线条的时候,马自达又舍弃了多段雀跃线条,让整个侧身都不再提供明显的腰线。车身门板的肌肉块儿形成不同的表面起伏,这为车辆带来的是更绚烂的光影效果,别看这样的设计看上去更简洁了,但其实际生产成本与难度也反超了许多大厂。
两厢车基本都是采用掀背结构,这一点,马自达3与高尔夫等竞争对手相同,但比起想要强调空间能力的新一代高尔夫与福克斯,马3两厢车现在却从B柱开始便形成掀背连体倾斜。尽管车辆的许多结构仍旧是通过焊接工艺和冲压工艺实现的,但其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一体化大框架,线条感已然被马自达“黑科技”带来的新未来感所替代。
车尾设计:比性感谁抢得过马自达
都说新一代大众高尔夫获得了最性感的翘臀,可是真的能比马自达3更性感?
强烈内收的车窗与车顶会大大降低车辆的风阻系数,更激烈的掀背倾斜,也因为高位扰流面板的到来在这里形成了丰富层次。
虽然因为被抬得更高、包得更厚的保险杠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物载卸,但比视觉的确也很少再有一台车能反超日本热舱了。不是还有很多人在2017年底看到换代马3测试车时,宣称它裸露双炮筒的尾灯是临时设计吗?现在看看脸疼不疼?
本文所用配图均为“2019款马自达3AWD两厢版美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