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拉多的兄弟车型,4Runner以其更偏越野的设定、更凶悍的外观而深受欢迎,并成为北美玩家长途穿越的首选。而通过平行进口渠道,国内车友也终于有了选择的机会,在一段时间前,4Runner甚至比普拉多的性价比还要高。
虽然是北美地区的特供车型,但得益于4Runner与普拉多采用相同平台,改装件并不稀缺,再加上几大本土改装品牌的操刀,便有了ins上那一台台另人垂涎的终极座驾。
北美玩家貌似对ARB的招牌牛栏杠并不感冒,毕竟在路上没有那么多野生动物乱窜的国度,用牺牲配重换取防护性的做法并不划算。况且,4Runner高颜值的前脸若是都被罩住,也属实有些可惜。
反而,一条镶嵌在“血盆大口”内的短杠就更适合它,短小精悍,却是一种建立在原貌之上的凶悍。
这条MR前杠同样提供了车身前部与下部的防护性,体积虽然紧凑,但依然保留着一系列实用性设计。
正面预留了条形射灯开孔,将射灯内藏在前杠内,既不会增加风噪,也不会过于显眼,应付短距离夜穿绰绰有余。如果嫌不够,还可在小牛栏上方的孔位固定更多辅助灯具。
前杠内置的绞盘支架可以容纳市面上的大部分绞盘,配合两侧强壮的拖拽点,野外救援时更轻松、更顺手。绞盘导口外依然采用上下平移式牌照架,不会对日常出行带来麻烦。
TRDoff-road是4Runner在国内市场最具性价比的车型,它与高配普拉多一样带有KDSS系统,公路与越野均益处多多,然而弊端是前桥液压缸的位置过低,尤其在安装ARB底盘护板后,前部的通过性受到了极大影响。
因此,两寸的底盘升高也是很有必要的。OME的BP-51减震器可以完美适配带有KDSS系统的车型,依托其内置的旁路通道结构,可根据活塞行程产生分段式的阻尼,在日常及烂路驾驶时保证舒适性,并在剧烈冲击下提供足够的末段支撑与抑制。与此同时,还可分别对压缩及拉伸阻尼进行调节,性价比极高。
4Runner的轮距比普拉多更宽,因此原厂轮毂在升高后也不会显得过于蹩脚。换装一套265/70/R17原厂尺寸的百路驰KO2全地形轮胎,便可以放心地去驰骋荒野了。
长途穿越是丰田系越野车最擅长的领域,行李储物自然也成了4Runner的改装项目之一。
MR为4Runner设计的车顶行李框在提升装载能力的同时,也为原车天窗留出了空间,不影响采光和开启;为了尽可能降低顶框高度,尾部鲨鱼鳍天线的位置也有所预留。
除了储放行李,顶框还可作为车顶的拓展平台。四周可固定射灯,进一步提升夜间照明能力,或在侧面固定遮阳篷,享受野外生活。
中庸老练与狂野奔放之间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虽说4Runner与普拉多师出同门,但改装后却有着各自截然不同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