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不是只买“最低配”,而是买“相对低配”的车型,比如说次低配,或者中配的某一些车型。对于厂家来说,低、中、高的配置,其实有不太相同的目标,或者说是使命。
低配车型用来拉低入门价格
最便宜的,最主要是拉低入门价格,让我们愿意去买这个车子。
就像我们在淘宝上面买东西一样,搜出来:35块钱,很便宜。点进去一看,35块钱是最低的,其实规格1、规格2、规格3,35、55、65都是有的,35是这个作用,就是让你进来看一看。最后,35我们点进去,有可能买的是45块钱的,感觉好像这个最划算,道理一样一样的。发布新车的时候,拉低售价,吸引眼球。
我们去4S店,销售顾问一般都是会跟你说:“最低配,乞丐版,没现车,要预定,要等个2、3个月。”很多人就直接去店里买最好的配置的现车了。
不光是4S店不想卖最低配车,厂家其实连生产都不想生产。
厂家虽然向工信部申报了最低配的车型,但是在排产的时候,低配车的配额往往是非常少的,中配的车型才是销售的主力。
高配车是门面担当,提升形象
厂家把最新、最好、最贵的配置,全部都搞在高配上。“你看我们3系,我们3系很强的”,“你看我们哈佛,我们哈佛很强的”,什么什么的,是打嘴仗用的。互相之间讨论,你不能说我技术不行,无非我们是做了经济的选择,无非我们是做了性价比的选择,或者怎么样怎么样,和我们这些消费者产生共识。
比如说新车发布的时候、车展的时候,展车放的肯定是最高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