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车坛最重大的新闻之一,就是Toyota Supra 总算历经17 年之后以「GR Supra」之名回归车坛。当然更大的争议莫过于与BMW 的合作,直到上市后批评声浪不减反增,有人说没手排不配承接Supra 之名、有人说新Supra 不就是个奉行「Badge-engineering」的双生车.. .族繁不及备载的批评列都列不完。
或许我们都被「Supra」车名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所影响,但如果今天撇开厂牌、车名等等因素,这台结合「双座、后轮驱动、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引擎」三大元素构成的纯种跑车究竟能不能称得上杰作?
延续直六传奇的3.0 “B58” 动力总成
大家都知道Toyota 之所以会找上BMW 合作就是为了那具「直六」引擎,在少了MARK II 三兄弟、CROWN 等车型摊提「直列六缸引擎」成本后,为了再度延续Supra 之名做了这个决定。其实笔者也觉得依照Toyota 的实力要自己打造出一颗直六不是问题,但问题就在于你有机会使用更好的直六引擎,「有必要」自己用一颗吗?
GR Supra 使用的3.0 “B58B30” 双涡轮增压直六引擎,同样的也能在M340 i和Z4 M40i上面看到,其动力输出达到340ps/5000-6500rpm 与500Nm/1600-4500rpm,搭配齿比更密的ZF 8HP51八速自排,让它可以在4.1秒内达到0-100km/h的加速。
坦白说这具引擎的实力远不仅于此,但Toyota 工程师却刻意将其维持在340ps 的输出,说穿了就是为了「平衡」。实际在路上行驶,他不像是BMW 的车子油门那么的敏感,反而类似于Lexus LC 的力道,你可以用很轻松的姿态用油门控制车速。
当然更让人惊艳的就是引擎达五千转以上高转延续性,无论是在高速公路或是在滨海快速道路上,都能感受到源源不绝的输出,一路到6,500转的红区才会换档。
而前面提到其变速箱不仅齿比更密,8HP51 八速变速箱换档速度相当快速,不论是kick-down 降挡再加速反应、或是入弯前的减速降档,出色的换档逻辑完全让驾驶人不用烦恼,你只需要专注在转向与速度控制上,而伴随着Toyota 特调的排气声响更是十分热血。
与BMW 截然不同的「丰田味」操控感
笔者过去曾开过A80 Supra,当时给人的印象就是输出很猛,但在多弯路况上受限于较为笨重的身躯导致操控性不算敏捷。毕竟过往的Supra 都是针对北美市场为主,这点接近于「GT」的设定倒是无可厚非。
但今天GR Supra 带给我的感受却是更偏向「传统运动跑车」的驾驶体验。虽然车体结构没有用很夸张的CFRP碳纤维单体式构成,但以热轧钢材、热冲压钢材与高张力钢板,并搭配特殊钣件接合工法与胶着技术,其车体结构与强度还是能维持相当出色的水平。另外引擎盖、车门、叶子板皆以铝矽合金制作,其他像是玻璃纤维、树脂等轻量材质也没有缺席,使得车重控制在1500kg 上下。
实际在106 山路上驾驭,前后50:50 重量分布使得GR Supra 每过一道弯都游刃有余,无论是指向性或是回馈力道当相当出色,毫不拖泥带水且转向快速,而且容错率相当高,如果你大胆一点还能够直接甩起来。此外其煞车表现也令人刮目相看,即使在弯前采较大力煞车,车身的重量转移并不大,同时车尾也能保持安定姿态。
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Sport 模式下AVS 可变阻尼电子避震呈现的设定较为软调,激烈过弯时带有明显的侧倾,但藉由电控系统与后轴电子差速器的即时调整,车辆能够照着驾驶预期的路线行驶,此时笔者不经想起,或许这就是多田总工程师所说的「丰田味」吧?
基本上GR Supra 在精确性上有相当好的平衡演出,它开起来真的很快。但如果跟MR 配置的对手相比论灵活度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因此虽然他不是最兴奋的选择,但却是最面面俱到的。
传承与创新的造型
说完了动态表现之后回头来说说全新A90 的设计。有别于吵得沸沸扬扬的平台与动力系统,外观反倒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议,这都要感谢CALTY 设计中心的「巧手」,藉由「Condensed Extreme」为核心,将FT-1 概念车的设计特点一一「现实化」,除了长宽高稍微缩水以外(4,380mm X 1,865mm X 1,295mm),二车放在一起能够快速认出一脉相传之处。
比方说车头具备三个大进气口和一组细长LED头灯,同时直列六缸的传统下也使得车头相当修长;至于车顶「泡泡式样」其实也是传承自2000GT,车侧则可以看到后进气口与下侧裙完美结合,以及肌肉线条明显的后叶子板。
还记得在丽宝发表会的时候,笔者跟首席工程师多田哲哉深度座谈时谈到,GR Supra 不是换了皮的Z4,虽然内装大量采用BMW 的零组件与系统,但以开发比例来说只有10% 零件是BMW 的东西,其他90% 都是Toyota 自己的产物,而且调校上还是保有Toyota 自己的韵味所在,毕竟在开发过程当中丰田章男社长可是全程跟到底的。
笔者开完之后也深感多田总工程师的「用心良苦」,GR Supra 跟过去的Supra 大不相同,A80 那个靠着「狂暴动力」解决掉对手的性格不在,它变得更为敏捷、容错率高,周末可以去跑Track Day、平常日拿来上下班通勤也很适合。
GR Supra 成功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跑得快而已,而是他能够给你更深入的娱乐性,行驶于不同道路时车子都能按照驾驶人的路线畅快的驾驭,无论是释放狂野本能、或者是内敛性格都行。你说这台德日混血的GR Supra 能不能撑起过往「Supra」威名?你只需要想一个问题:250万上下去哪里找如此「杰作」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