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新型基建下必须弯道超车
2019-11-01 14:03:42   

新能源汽车在近期新势力造车(蔚来的诸多事情)使得大家讨论的比较多,很多人再提弯道超车的事情,那针对新能源汽车能否弯道超车?在我看来,新能源必须弯道超车,这是历史使命,但我们也要目光久远,风凉话少说一点,给国内的车企以时间,让他们成长。

1、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处于且将长期处于培育期

1.1从市场表现看,市场依旧是政策市

从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元年到现在,新能源汽车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但随着补贴的退坡我们看到市场快速滑落,2019年1-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87.2万台,同比增长21%,增幅连续数月下滑。导致下滑的表现因素,是市场进入新的政策周期后,A00级产品成本优势不再而快速下滑,前几年占据市场份额50%以上的A00级在2019年1-9月从上险量上看,市场份额下滑至22%。虽然A00级下滑,增速放缓,那市场整体增长,增长的市场转移到了哪里呢?答案是:网约车、出租车,2019年1-9月A级轿车市场销量23.9万台,市场份额44%,其中83%是公户,这个市场,依旧是政策市特征明显。可以预见的是,在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配套体系没有成熟,购车成本没有绝对优势之前,这个市场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1.2从应用场景和购买人群看,整体需求不高

从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看,目前市场核心是三块,一块是富人的玩具,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客户买这个车就是为了与众不同的智能化体验;第二块是限行或限购的市场,人们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绿牌来解决出行需求,这个市场限购市场,如北京,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使得新能源汽车对油车有“取代”的,所以我们看到他的市场需求类似于油车,A级轿车和SUV是主流;第三块是县乡的市场,这个从低速电动汽车起来的市场,草根但有力量,但需求的却是价格偏低的产品,也在谋求下沉的精品一些的欧拉、奇瑞小蚂蚁,卖不过御捷、雷丁,更不要说更多的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低速车企,当然,宝骏新能源在这一领域也很优秀,独特的产品开发思路获得了绝对的成本优势,也开创了新的销售模式,也获得了更多的认可。

1.3配套体系不成熟待完善,购车成本依旧偏高

普通消费者为什么买新能源汽车?购买的理由一般都和上面提到的三种场景相关,但是如果是为什么不买新能源汽车?相信有一堆的理由。买之前的问题有:在非限购区域,同样的价钱,我为什么不买一个同价格区间但是空间、配置、品牌更好一点的燃油车呢?新能源汽车续航能保障日常使用吗?跑高速实际能跑多远?到哪充电?多长时间能充满?电池怎么质保?电池万一坏了需要更换的话是不是特别贵?电池安全问题能保障吗?要是卖二手车是不是保值率特别低?买到手了又要面临很多问题:在家充电的话安装充电桩需要和物业反复沟通;外出充电的话,电费+停车费+服务费,加起来费用也不低(特斯拉、蔚来、小鹏等自供超充的除外啊)等等。这些客户的所想的,正是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存在严重短板的地方,包括三电成本居高不下、充电便利性不能快速有效解决(特斯拉、蔚来的商业模式下不存在这个问题)、电池安全性问题频发(大家应该能看到很多新闻报道)、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仍处于“启蒙探索期”等。

2、这是一场接力赛,有先发优势并不意味看到胜利的曙光

从市场的发展看,我们也看到随着政策退坡,以前主销A00的车企都在往下沉(之所以下沉的重要原因是,一是因为政策带来了成本优势,A00级车之前之所以有大量的销售,是补贴下能以较低的成本去抢占低速车市场;二是在前期的积累中,企业内生力不足,产品开发和销售都存在较大问题,新能源政策的推出延迟了其本该退市的产品的生命周期,借着政策东风多存活了几年而已),适时作出调整和并没有刻意去吃红利的企业表现都越来越好,后者这些企业的共同特征就是其在燃油车领域已经取得了好的成绩,所以他们站的更高、看得更远,一直在准备新的、有创新突破的产品,产品力上得到了大幅的提升。但是,随着2020的临近,我们发现合资企业全新电动平台的新车都即将推出,即便现阶段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的油改电的车,也容易在品质上胜出,但,不管怎样,市场容量小,国产依旧有价格和先发优势,依然难决胜负。

3、两股动力推动下前景无限,但市场需要鲶鱼,行业需要更多的开放

两股力量在推动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种是自上而下式的:我们看到新能源汽车市场随着资质的开放有越来越多的资本和创业者进入(当然,最近一两年已经降温),我们也看到上海特斯拉的工厂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建设。正是这新一轮的造车运动,极大地启蒙了广大的消费者,大家知道了什么是新能源汽车,更多的人们走入商场去体验这些新品牌带来的全新的产品体验(现在电动汽车的营销模式,都是把店开到了商场,感谢新营销哈),体验到了电动化+智能化带来的极大的操作体验的提升。这也就意味着,原本是金字塔顶尖人群享受到的科技体验,会逐步向下辐射,更多的中产在了解更多关于电动+智能化(之后这样的人群也将别无选择,双积分制度使得供给端很难再供给大排量车型,但供给端会大量提供动力系统电动化+智能化的车型),随着这种了解的增多,和企业、产品建立起信任关系后,相信形成购买行为也将是一种必然。另外一种是自下而上式的,广袤的县乡市场,用低价便利的低速电动车,也为电动汽车的下沉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个市场,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步提升,也必将升级。

4、这是国家力量主导下的大型“基建”,我们要有必胜的信心

新能源汽车,和高速公里、高铁一样,是国家的“基建”(个人理解,勿喷)。在很多政府文件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发展新能源汽车被称为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我也常常这样想,之前做的不够好,换个赛道我们就可以做好了吗?汽车这个工业品,明明是一场接力赛啊。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中国汽车人的努力,我们一边在汽车原有的赛道努力奔跑(我们看到各个品牌通过资本收购、技术整合等各种手段、着眼于全球提升自己的能力,对内我们消费者看到的则是企业品牌和产品的升级),一边在新的赛道积极准备(最上面提到的三电技术提升和成本下降、充电桩建设的逐步完善、电池回收等领域都在快速发展,智能化领域中国市场更是具备更天然的优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智能化带来的一切便利)。当前虽然有很多的困难需要解决,但是时间,会让这些都得以解决。能不能弯道超车、什么时候能实现超车,我很难预测,但是我们站在很远的未来看的话,中国一定会有不止一家的汽车品牌成为世界一流车企(嗯,觉得大家都提的弯道超车还是太心急了些,慢慢来,比较快)

我想,我们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们可以多给自主品牌企业一些包容和信任。在新的事物来临的时候,我们不要怕,大胆的去了解他(作为一个电动汽车车主,真的get到了电动车的好,推荐大家多去尝试)。新的企业出现了困难我们也不要嘲笑,我们就静静等待。希望自主品牌再接再厉持续创新,希望新创企业能开发出来产品力强大的车型,能为市场和客户接受,能活下来一起见证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东营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