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我是您的兵|罗春:一名退役老兵的创业情怀
2019-10-21 14:33:26   

金秋十月,秋收如画。十月的清晨,天气晴冷,但在东桥镇罗老庄村玉洋白鹅养殖场里却热闹非凡,一望无际的田野一角,一辆来回穿梭的收割机正在收割水稻,不远处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大爷正开着拖拉机沿乡间小路缓缓驶去……养殖基地的空地上,玉洋白鹅养殖场的创始人罗春正在田埂上查看收割情况,“爸,今天应该能收完了吧?”“快了,就剩这一片了……”罗春向开着拖拉机驶来的父亲挥手示意。

军旅生涯铸辉煌

现年30岁的罗春家住东桥镇罗老庄村,是一名退役军人。2009年12月,年仅19岁的罗春怀着对军旅生涯的憧憬,加入了军人的行列。在部队“有第一就争”的争先创优氛围深深激励着他。8年的军旅生涯,罗春始终秉承一个农村孩子吃苦耐劳、勤奋朴实的作风,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干好每一件事。也正因为如此,罗春从一个不谙世事的青年,被陶冶锻铸成一名合格的军人。他先后被连队评为优秀士兵、优秀新训班长、优秀士官,荣立三等功一次,得到领导和战友的一致肯定。回忆当兵8年的时光,罗春感悟最深的是:“没有什么路比从军的路更能磨炼人的意志,没有什么学校比军队更能培养造就人。”

2017年12月,罗春带着一张张荣誉证书光荣退役。返乡后,罗春一心想干出事业,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

艰难抉择终成果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强烈的上进心和责任感让罗春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继承父业。谈及他的人生抉择,罗春激情澎湃:“我是村里长大的孩子,深知农民的生活不易,我创业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带领大家走上致富路,为家乡带来一点变化。”没想到的是,他的决定,遭到了父亲的反对。“父亲坚决不同意,因为他心里清楚养殖行业的艰辛和不易。当时父亲身体一直不好,从事养殖行业已经20多年了,也为了减轻父亲的重担,我是下定决心了……”回忆起创业的情景,罗春如是说。

在家人和亲朋的质疑中,罗春拿出了退役后的全部积蓄在老家田间地头建起了一座养殖基地。“想法很简单,但实际操作确实很困难。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养殖白鹅,当时和父亲一起前往肥西官亭引进的1500只鹅苗,没想到的是,鹅苗一入场就感染了大肠杆菌病毒,看着鹅苗一天天死去,我跟父亲3天3夜没有合过眼,好在通过3天的努力,帮鹅苗注射疫苗药物,鹅苗基本稳定下来,总共挽救了8万多元的损失。”想起当初的情景,罗春还历历在目。

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勤奋好学的作风,罗春的稻虾鹅养殖基地开始初具规模。现如今,罗春带领下的稻虾鹅综合养殖基地每年约产稻虾30万斤,优质的稻虾米50万斤左右,年出栏皖西大白鹅约3000只。不仅如此,在他的带动下,罗老庄村的养殖场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为了规范白鹅市场,带领大伙共同致富。罗春通过多方努力和镇上几个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成立了一个“皖西白鹅产业协会”,带动了全镇400多户贫困户从事皖西白鹅养殖。“养殖场现在的白鹅供不应求,为了拓宽销售渠道,我们还专门注册了网络电商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将稻虾、白鹅销往北京、上海各大城市。”采访中,罗春解释到。“稻虾鹅的综合养殖模式可以实现‘一田三用’,春天的时候可以养虾,虾养殖期间可以种植水稻,等到秋天水稻收割完烤田(晒田)的时候,皖西白鹅可以在上面放牧。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白鹅是纯天然喂养,另一方面,白鹅放养过程中留下的粪便也可以为小龙虾提供一定的饵料……”通过养殖基地的建设,罗春还带动周边贫困户参与稻虾鹅综合养殖,使他们每年的收益都在1万元以上。

不忘初心拓征程

人生需要梦想,创业需要激情,罗春的成功之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面对今天的创业成绩,罗春感慨到:“自己能坚持下来,全靠部队这座大熔炉,没有军旅生涯,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曾经一度想过退缩放弃,但是只要想到在新兵连的时候,班长是如何教我们的?我又是怎样教别人的?每次站军姿是如何坚持的?跑5公里是如何坚持的……我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只要坚持,一定会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困难面前不退缩,成功面前不停步,罗春在稻虾鹅综合养殖行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看着他办公桌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荣誉证书和以养殖基地为圆心的500亩田地的丰收场景,我们深深为这位退役老兵闪光的奋斗足迹而感动。

来源:六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东营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