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迎着朝阳奔跑在祖国大地上的快递小哥们,除去需要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派件揽件以外、还要听从交警部门指挥安排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拥有店面的快递从业者要遵守治安管理条例和消防安全部门的指导、公安机关对于快递员实名制的监督也是实时到位没有死角,来自消费者保护机构的315也是同样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和手段规范快递小哥的文明操作。那么,来自民营快递的管理机构-国家邮政总局,其任何动作都能对快递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指导思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家邮政总局在近日发布了对于快递行业规范使用智能快递柜的指导意见,但是未有发布若干的执行阶段的指导细则。嗯,上一次好像是一年前,也有类似的规定出台要求快递员将快递存入快递柜之前必须电联收件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是规定的原则性有问题吗?不是的,那时快递员心怀法不责众的念头顶风作案?很显然没这么简单。
快递柜的使用需要规范
那么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看这个新规执行到底有没有难度?
难度必然有!以商业区单位为例,有的人要求必须送到办公桌,不送就投诉。有的要求必须送到快递柜,不送投诉。有的要求必须送到门卫或者前台收,不然投诉。或者帮忙送到车库或者楼顶之类的就不再加入讨论。那么,仅仅是一个地点就会出现多种要求,如果在快递面单上收件地址书写一致的情况下,快递员根本无法精准判断每个人的派件要求。所以在还没有熟悉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只能统一送至快递柜或者是前台。然后再根据投诉用自己的血汗钱交点罚款,买到某些收件人的特殊要求。咋一看,还是挺公平的!知识付费的年代,连当快递员都是这么得尊重“知识产权”了!
一般的通达系快递员派件量是顺丰京东的3-5倍,所以对于时间的紧迫性来说,通达系快递员更加赶时间。只要代价可以接受,这些快递员对于任何可以节约自己派件时间的方法和手段都不会拒绝。那么回到问题上来,如果相关的规定要求你必须浪费时间电联客户再派件,快递员会不会接受呢?一边是送不完或者派送时间过晚就必定罚款,一边是偶发性的投诉,有可能不会罚款。到底怎么选择,相信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
快递柜的存在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如果强制执行新规定会引发那些可能存在的问题?
很多时候快递员在派件过程中会尽可能的灵活变通,以求得不会罚款。比如会让收件人帮忙按照快递员的意思去回答315的回访电话、比如不小心丢件会向收件人坦诚实际情况,并及时足额赔偿收件人的损失,不让公司参与进来,降低增大罚款的可能性。那么面对职能机构的措施,快递员会不会也这样灵活起来呢?
办法总比问题多,我们就来设想一下。比如必须电联以后入柜,那么如果电联不接或者挂断,完全可以做问题件处理直接带回公司第二天再次派送。如果未电联入柜被投诉,罚款必然很重,而公司签收率不达标罚款肯定没那么严重,两害之间取其轻,我还不如完不成公司签收率呢。而这样的结果,恐怕不是绝大多数收件人群体所不愿意看到的吧?
快递柜的规范使用具有前瞻性
到底应该怎么去实施这项政策才能让快递员和收件人都尽量满意?
为什么说尽量满意?因为人做事达到十全十美的地步是不可能的。快递员每日工作接触人非常多,而每个人的要求底线都不同,这样就会造成再优秀的快递员在日常工作当中也会出现被差评的情况。政策的实施是为了让绝大多数人受益,那么我们就应该考量那绝大多数人的要求。快递柜本是一个便民设施,但是不能因为少数人的要求和建议而因噎废食,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新规定的出发点没有问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要遵循缓步试行,按照实际情况去逐步推广。在某些地区实施试点,某些小区百分之九十的收件人都愿意直接投递的话,那么就按照原来的节奏去做就好了。如果数据过低,那么就按照新规定去做。本区域的签收率考核也希望职能部门干预,不要再出现当日签收率百分之九十多的考核目标了。既然要去做,就自然将考核按照实际情况作为衡量标准。不然没有保障地去做一件没有把握的事情,如何让快递员安心大胆地去践行邮政新规?
快递员对于时间具有强烈的紧迫性
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需要大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数据才能验证它的成功与否。快递行业混乱已经太久了,急需整治规范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没有人反对的事实基础所在。邮政新规在落实的过程中希望可以得到更合理的改进和更人性化的变动,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为了广大一线的快递员的生存权利。让快递行业更加健康规范成长,也许还需要更多人去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