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如何自我减压
2019-08-11 11:19:38   

最近在工作中,经常听到同工说工作压力大,接了几个个案都是复杂的、负面的。

做家庭服务的社工A说现在跟进的几个个案都是女性求助,当中有遭受丈夫家暴; 有目前计划和老公离婚的; 有协商离婚不成决定走法律途径的; 有感到就业压力的; 社工陪伴服务对一起象面对婚姻的纠结,家庭的破碎,做好关系协调者,同行者的角色。

社工在同理案主时候,理解到案主自身承受的压力,社工在做服务的过程中也会感到自己被情绪带入,在情感上很难做到真正的中立。 甚至还没结婚的社工们都会逐渐觉得,对婚姻有一点害怕和排斥。

在服务中面对一些关于案主的负面事件,这让社工在生活中也很有可能陷入另一种无形的压力。

其实做什么工作都是有压力的,做个案的社工则更加是在心理挑战上承受更高的强度。

社工作为经常要处理一些危机个案,冲在第一线的专业工作人员,社工自身的心理压力也是值得关注的,社工在为服务对象舒缓压力,做情绪支持的时候,是否也要关注到自身的心理建设和调试。

最近我的工作也比较忙碌而繁琐,对于我个人来说,我在工作忙碌之后,心理有压力的时候,喜欢看综艺类的节目,也是很难得抽时间来看,当做是进行自我减压的一种方式。

比如会看《奇葩说》,这个节目每次都会有一两个论点,让嘉宾进行探讨,很多论题都是社会热点的,当中充满激烈辩论,言辞辛辣,较强的逻辑分析,还会笑点重重。

我在观看这些节目的时候,觉得内容轻松有趣,让人感到愉悦,通过笑声达到对自身减压的功能,还能够从电视节目中思考一些有关社工服务的内容。

比如当中谈到女性晚婚是恋爱观的变化还是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在节目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观看节目的同时,你也在当中收获了一些观点和想法,再结合七夕的服务热点,各个社工服务站举办各类型七夕服务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一些晚婚女性,大龄女青年的情感选择,社工是不是能够从综艺节目中获得启发?

社工在设计七夕的服务方面是不是可以在服务中设计开展关于男女青年不同的婚姻观、恋爱观的讨论,针对晚婚、不婚等形式进行探讨呢,展开讨论和观点的发表,是不是比起常规的婚恋服务会更加有思想,有价值观念的正面气息呢?

我也会看一些其他类别的节目进行减压,比如《奔跑吧,兄弟》《王牌对王牌》《年代秀》这类的电视节目,当中有很多的游戏是很有趣味性的。 在这些节目中,有一些游戏是可以借鉴,并且运用在自己的小组、活动中,一方面能够让社工在工作中减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工吸收新的知识。

值得注意的是,在服务中关注游戏,一些电视节目是有大量的道具的,但社工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则比较难有这么齐全的道具准备,这就需要社工自己制作道具,当中有的道具可以购买,有的道具则发挥社工的聪明才智去制作。

比如之前有一些投球的游戏,没有购买球类,则选择用两面都已经使用的环保纸,把纸揉成球,就可以当做游戏道具来使用了。 这些工具也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即使不使用了,这个也是纸类垃圾,是可以回收的,这样就既节约了经费,又能够在游戏中使用。

比如在撕名牌的环节中,网络上也有撕名牌的道具可以购买。 或者社工可以用魔术贴制作道具。

社工如果觉得道具麻烦,还有一个选择就是选择少道具或者不需要道具游戏,比如在抖音上也有很多发挥了群众聪明才智的游戏。

两个人面对面站着,也可以两排人面对面站着,在两个人中间都摆一瓶水,然后主持人发令。 比如摸头、手、肩膀、然后说水,两个人都需要拿水,看谁抢到水,谁就赢了。 这样的游戏一方面考验参加者的反应能力,另一方面也活跃了现场气氛,拉近参加者之间的距离。

以上是社工在自我的减压中的一些服务思考,很多社工都很年轻,也喜欢观看一些综艺节目,除了自我减压还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何乐不为?

我想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服务中的丝丝点点,“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社工服务精神,让我们学会在日常的生活中去领悟人生,也去收获服务的经验,让这些看似普通的休闲方式,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载体。

只要你会运用,只要你懂得反思,身边的很多事物都可以成为新的知识来源,让我们成为社工知识挖掘过程中的“开拓者”,不断砥砺前行!

24小时服务法律热线:0531-8096167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9 东营知名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中心